代表风采

王美山:栉风沐雨勤耕耘 春华秋实吐馨香
日期:2022-12-06 阅读:
打印

王美山,男,二级教授,集成电路学院院长兼院党委副书记。1994年7月和1997年7月于山东师范大学物理系分别获学士和硕士学位,2002年7月于山东大学大学物理化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04年8月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出站,先后担任鲁东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院长助理、副院长、院长和科学技术处处长,2021年7月任集成电路学院担任院长。先后获得山东高校科教兴鲁先锋党员、第二十届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山东高校十大师德标兵提名奖、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第五批和第七批烟台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鲁东大学教学名师、鲁东大学最美教师等荣誉称号。

从1997年参加工作至今,王美山教授已从教26年,他始终将教书育人视作自己的崇高使命,秉持立德树人、追求卓著的工作理念,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事业和科学研究中。

在鲁东大学工作十八年来,王美山教授辛勤耕耘在教学第一线,先后主讲了研究生的《群论》《分子结构理论》《分子光谱学》和本科生的《热力学与统计物理》《量子力学》等6门课程。在教学上,他一丝不苟,注重教学每个环节,认真教好安排给他的教学任务;注重把最新科技成果融入到本科教学中,让学生及时了解学科前沿的发展动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已指导毕业全日制研究生45人(14人毕业后攻读博士):12人目前在高校或科研院所工作,21人在中学或中专从事教学,3人从事教育咨询,2人在政府部门,2人在公司工作,4人仍在读博士。指导全日制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51篇(SCI二区10篇,三区20篇,四区21篇);有2篇毕业论文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研究生论文,有2人获国家奖学金。此外还指导毕业在职教育硕士12人。目前指导在校博士生1人,硕士生3人。

主要从事分子反应动力学、激发态氢键动力学、分子振转光谱和非谐振力场、有机物分子光致变色机理、超冷分子反应体系的势能面构建与动力学性质等领域研究,已在《Phys. Chem. Chem. Phys.》《J. Chem. Phys.》《J. Phys. Chem. B》《Phys. Rev. A》等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258篇。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参与4项;主持山东省面上项目2项,参与省基金3项。获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获烟台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

2014年-2019年担任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院长期间,学院4次被评为学校综合先进单位、科研4次被评为优秀单位、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3次被评为优秀单位、党建、学生工作也3次被评为优秀单位;6年新增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1项,省部级项目44项,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人才引育计划项目1项、山东省重大工程项目1项、省高校科技计划项目3项,新增各类纵向立项经费达到2503万元;学院作为第一单位发表SCI收录论文253篇,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1项。获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3项。

2021年7月,根据学校党委和组织部安排,王美山教授开始承担高标准高起点筹建鲁东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的新使命。一年来,在学校和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全员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院各项工作快速高效推进,在七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021年11月获批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点(集成电路工程);2022年3月获批了山东高校光电探测器特种芯片工程研究中心; 2022年9月成功申报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本科专业;形成了一支国家级人才领衔的集成电路芯片制备师资队伍;X射线探测器芯片工艺科研平台建设顺利完成(投入1100万元);获批5项科研和学科立项(410万元:国家基金2项;省基金2项,烟台市校地融合项目1项);与山东发展投资集团签署协议,共建省级集成电路产业学院。

时光不停流逝,太阳依旧每日从东方升起,对于王美山教授来说,荣誉已属过去,他依然继续拼搏、奋发向上,扬起不落的风帆,直面科研前沿的挑战。他用自己平凡的一点一滴、言行举止,用他前进的每一步来编写着他人生的教科书;用他那种独特的朴素、严谨的学者风范,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